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76节(2 / 2)

加入书签

【原来刘文泰不知道怎么就与太监张瑜牵上了线,还做到了太医院一把手,明孝宗得病以后,命令张瑜和太医院讨论治疗方案,结果张瑜并没有走常规流程,而是直接找了和自己关系好的刘文泰和高廷和,不经诊断就草草开了药……】

【最后结果当然就是明孝宗没治好,熬到第一天就死了。】

【然后这三个人集体判了死刑,结果张瑜和高廷和是死了,但是刘文泰却因为和当时的重臣谢迁,以及李东阳有交情,于是凭借着这两张护身符,到最后竟是死刑改判流放,然后最终病死在广西,算是善终。】

朱佑樘及之前的明朝皇帝们:“……”

真是气煞他们了!

庸医啊这是!

【然后还有我们先前说过的朱厚照,以及朱由校的死,两者都是“溶于水”,被救上来之后不久就死了,但是这两个皇帝的死因很有些猜测,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明朝文官集团。】

【因为朱厚照落水后,宫中太医不能医治好朱厚照的病,据说很有可能是文官集团下慢性药所致,于是朱厚照就想要寻访找民间名医治疗,结果竟直接被内阁首辅杨廷和给拒绝了。】

【从这一点来分析,杨廷和不想换医生,肯定是有甚不可告人的秘密,毕竟如果真想医治朱厚照的话,杨廷和应该要竭尽全力地去寻访,而不是阻挠,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杨廷和,或是以其为首的文官集团不想治好朱厚照。】

【同理朱由校的死,也有相关的怀疑。】

【这自宋朝之后的士大夫阶层,这些文官集团们,真的是自成利益团体,为了自身利益,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还有明朝宫中的那些太医,对比草根阶层李时珍,还有同样弃举从医的万密斋,也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明朝皇帝们:“……”

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了口气,突然按住老五朱橚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老五,你有学医的天赋,多学学吧。”

朱橚:“?”

“以后一代传一代,我们老朱家自己学医!”

朱元璋堪称是咬牙切齿的说到这里。

真是气死他了!要不是够不到天幕说的这些个人,他真要拿了大刀,亲自将这些人给剐了!

不过有天幕如此提醒,他的那几个几世孙们,也应该是懂得要如何防范,也懂得要如何做才是了,而且就此机会扫除这些障碍妨碍,也能顺着天幕的意思,为了那庞大的资料库,更大限度的做出一些改变和行动来。

不管是主动顺应趋势而为,还是被迫顺应这天下趋势而为,总归能有变化,就算是暂时迈出了一步。

等之后,他必然要让这些孙子们见识见识,大明朝自他开始,就能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变,所以后朝也不能落后下来!

【如果说中医学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是医学方面的。

那么在文学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文学的发展,可是更精彩纷呈,而且也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内涵。】

【所以中医学科的发展讲完之后,我们来讲讲作为基础学科的最后三大主科之一,即语文的发展以及重要性等。】

语文?

对,还有语文这个科目。

历朝历代下众人不禁点了点头。

不过语文要讲什么?

【总会有这样的疑惑,语文重要吗?学语文有什么用?】

【好像有用,却又好像没什么用,尤其是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学习语文,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语文,语言和文化,在大学以前,作为基础学科,三大主科之一,我们背的那些古诗词,学的那些文言文以及近现代名家篇章等,难道学完之后,就真的一点用也没有,一点影响也没有吗?】

【想必大家都会说,怎么可能。】

【但是要说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有什么用,好像又很泛泛。】

【可其实,学习语文,作用于我们“人”上的,对于传承那些自古以来的文化,才是更重要的影响部分,要知道我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可是多偏向文科的,所以无论什么,都一直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继承传承。】

【尤其是从我国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更是独属于我国的灿烂文明以及精神内涵,也更是需要继承与发展。】

【所以接下来,想以我国古代最突出的,关于古诗词文化的发展为例,来讲讲学习语文之于我们的重要性。】:

第99章 古诗歌

以古诗词文化的发展为例?

古诗词文化?

赢政想起先前天幕讲其他时,偶尔会冒出的一些诗词篇章,尤其是称颂他的那些,都是真不错。想着便不由得点点头,这些倒是能够多来点。

【某些地区劳作时的“喊号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就是一边劳作,一边喊号子,好借此有节奏,也更有力气,更有效率的进行劳作活动,是一种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也是一种传统文化。】

【那为什么要在这里说起喊号子,因为古诗词最一开始的起源,就和这个有关哦。】

嗯?

古诗词起源和喊号子?

【是的,你没听错,古诗词的起源,确实是和劳作干活时的曲调很有关系。】

【毕竟很早很早以前,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我国古代的人们,可不是一来就知道如何作诗作词的。】

【在先秦时期,那个时候什么都比较贫乏,自然更是没什么娱乐活动,劳动干活除了采集就是打猎,或是其他别的活计等等,这些事情在做的时候,不免会让人觉得无聊,时间长的话更是如此,所以为了提神,总要娱乐一下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