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杂院的娇软美人 第35节(2 / 2)

加入书签

按理说, 人在外地送的礼物应该是当地特产之类的,但韩援正不这么想,喜欢背道而驰。

他送给陈艾兰一条崭新的毛巾, 却是当年从家里带走的,送陈爱荷一条围脖, 款式还是男人的, 夏天送毛围脖,他也算独一份。

只有姜柔的礼物还算正常,一套高中教科书, 是他当年带去乡下的, 书页翻得很旧, 里面记满内容。

“你三哥说了, 人在什么时候,都要热爱学习,这书里的内容他都能背下来了,所以现在把它送给你,希望你从中找到力量。”

韩源止一五一十转达,其实尴尬得脚趾抠地,要不是看在对方是亲弟弟,他才不干这种得罪人的事。

陈艾兰攥紧那条毛巾,气得脸色胀红,“我看他是读书读傻了!连春夏秋冬都不分的玩意儿,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难怪当地村民会看他不顺眼!”

姜柔看着桌上的书,倒是很喜欢。再过几年会恢复高考,她可以试着考一下,万一真考上了,对以后工作也有帮助。

“二哥,你帮我谢谢三哥,他说的对,人要学无止境,我会好好看的。”

在一个学渣嘴里听到这些话,大家皆是一愣。陈爱荷差点没摸她额头,看看发没发烧?

见东西都分完了,陈艾兰问:“城东和姜德山的呢?咋没给他们带东西?”

韩源止挠了挠头发,眼神没敢往沈城东那边瞄,“他说他没见过城东,这礼物就不送了。至于我姨夫的,他说没啥可送的。”

他还不知道,陈爱荷和姜德山闹离婚的事,陈爱荷听了撇撇嘴,夸赞道:“不送给那老头子就对了,还是老三慧眼识人。”

到了上班的日子,韩源止买了一兜子水果糖,拿到食堂给大家分发,算是感谢他们这段时间的帮忙。

但当他看见自己心爱的厨房变得如此脏乱差的时候,不仅糖没有了,还发了好一通脾气。

大家吓得如鹌鹑,没人敢吱声,纷纷拿起工具开始自觉自动打扫食堂。

姜柔拿起抹布擦灰尘,还不自觉地打了个哈欠,感觉最近总是犯困。不过她把这种反应归咎于夏天太热了。

这时,韩源止走过来,目光在她身上转了一圈,问:“我发现挺长时间没见,你好像胖了呢?整个人都比以前粗了不少。”

听到这话,姜柔很是气愤,“你可得了吧,自从你走后,我在这食堂就没吃过一顿合胃口的饭菜,你的徒弟们厨艺还有待加强。”

韩源止微微挑眉,不太相信。毕竟都是他徒弟,什么水平,他还是清楚的。

“中午饭我做,你看看合不合胃口,如果我做的还不行,那就是你的胃被沈城东给养刁了,可不懒我那些徒弟。”

等到中午,姜柔吃了几口饭菜,终于无言以对。她觉得韩源止做的和那些徒弟们没什么区别,一样不合胃口。

这才发现原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不在别人……

再过几天就是韩源止结婚的日子。他和赵小璐的喜宴摆在机器厂食堂,一共四桌,请的都是亲朋好友。

婚房是在机器厂的筒子楼里,三十多平米,足够他们住了。

身为婆家人和朋友,姜柔有空时就会去帮忙,这让赵小璐感动不已,翻箱倒柜找到一样东西,偷偷塞给她。

“我一共买了两个,还是新的,这个送给你。先别打开,回家再看。”

姜柔握着小木匣,很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她把木匣放进挎包里,然后帮忙铺喜被。

大红色的床铺,看起来十分喜庆。

可能是铺的时候太过用力,她突然感觉腰酸酸的,很不舒服,缓了好一会儿才恢复正常。

从筒子楼里出来,姜柔在回家之前去了一趟三进大杂院。她妈让她取两件衣裳,再给师岚一些生活费。

刚进中院,正巧碰见刘美凤和唐策在抻浆好的被单,她只当作没看见,越过他们朝自家走去。

刘美凤却在这时开口问:“小柔啊,我听说你爸妈闹离婚呢?你妈这是作啥妖呢?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姜柔闻声转过头,目光颇冷,“您还是管好您自己吧,嘴巴这么毒,万一哪天唐叔受不了您,要跟您离婚怎么办?”

被踩到痛处,刘美凤脸色大变,“你个小狐狸精,你说谁呢?!”

说完就要扑过来,幸好有唐策拦着,姜柔懒得理他们,径直进了屋。

“你拦我干嘛?我今天非撕烂她的嘴!”

“妈,你能不能冷静一点!是你先招惹她的。”唐策一脸无奈,心情极为烦躁。

在不久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他很恨母亲,觉得是因为她,所以他和姜柔才不能在一起。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恨意,在这一刻又冒出头。

见自家儿子为欺负她的人说话,刘美凤快被气死了,“你有没有良心啊,是我把你喂大的!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

唐策不愿意再听下去,扔下床单闷声说道:“我明天就走,看不见我,也许你能高兴些。”

一听他要走,刘美凤哪还顾得上吵架,立马追过去哄人,“你不是要过几天才走吗?这是跟我闹脾气呢?我错了还不行吗?”

此时,姜柔在屋子里翻找半天,终于找到母亲说的那两件衣服。她把衣服装进挎包,见小木匣子静静躺在里面。

她把它拿出来,很好奇里面装的什么?于是趁着没人,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只见里面是块水粉色的绸缎,摸起来滑溜溜的。

姜柔拎起它,待看清楚后,瞬间小脸儿通红。

她没想到是个粉色肚兜,胸前还绣着一朵娇艳的牡丹花。

这么暴/露,她不敢穿!

快速把它重新放回木匣中,她脸上的红晕却久久不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