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389节(1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件事陈江海也不着急,等回家见了女儿再说。

对他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家人重要。

华夏的报纸上,很多企业开始陷入了危机。

陈江海知道,这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国内的消费市场,要进入一段比较长时间的低迷和萧条期了。

用不了多久,全国的工业库存产品的总价值,将会超过三万亿元。

华夏会出现结构性过剩现象,百分之九十的工业产品都是供大于求的。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陈江海也只能是望而兴叹,没有能力改变。

索特斯这次的损失比前世惨重,可是他带来的影响却是一点也不小。

金融危机,终究会波及华夏,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是关于产品过剩这件事,陈江海倒是不怎么担心。

毕竟,如今的秋海有着一个庞大的海外市场。

不管现在生产多少的产品,都有地方可以消化。

可对于国内大部分尚未走出国门,产品仅仅对国内销售的企业来说,这绝对是很难熬的一年。

现在国内,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国营和集体企业,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了。

很明显,现在国内很多带有国有性质的企业,经营的十分惨淡。

回望一九九七,陈江海总会想起德国思想家马克思的那句名言,世界不再令人着迷。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华夏最初成长最快的企业,大多是日用消费品和家用电器领域。

然而,在一九九七年,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些行业都会发生崩塌。

同时也意味着这两大明星产业的狂飙时代,已经基本结束。

华夏的经济变革,常常会让人发出峰回路转,否极泰来的感慨。

这一段历史,从来不是按照人们预想中的路线,一丝不苟的前行。

自从九二年经济改革以来,国内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

就在人们以为一切的发展,会继续好下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陈江海知道,九七年的金融风暴,会让国内市场空前的萧条。

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迫使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突然加速。

现在的国有企业,如果再不进行市场化改革,那终将会被无情的淘汰。

陈江海看的报纸上,大多是都在讲这样的报道。

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对于中小国有企业产权进行改造试验。

陈江海对此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实验,进行的肯定不会顺利。

现在的国有企业生产和经营以及管理模式,可以说已经刻进了很多人的骨子里了。

原本稳稳当当捧在手上的铁饭碗突然说要改变,大部分人是接受不了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很多人对产权改造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这样做的话,势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而此时国内,正在因为这件事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

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辩,陈江海不想发表任何的意见。

因为历史会告诉所有人,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

而且既然是改革,必然有个阵痛期,也会影响到一批人的利益,不过总的来说,改革是正面的,不改就会被淘汰,这些国企面临的终究只有倒闭一途。

继续争辩下去是没用的,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关键是要去实验,去总结,去改变。

光靠嘴皮子上说,对于国有企业,是一点用都没有。

陈江海十分的清楚,现在大多数国有和集体企业,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就死的局面了。

想要让华夏的经济再度起飞,改革势在必行。

想来上面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都在努力的推行改革。

只不过,很多企业已经积重难返,再加上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抵触的情绪,所以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陈江海这样想,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报纸上面有一则新闻,证实了陈江海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