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发妻 第42节(1 / 2)
他蹲在一旁讪讪笑了声, 小心道:“我也不是有意打听此事, 少爷吩咐, 不能不仔细。”
何平安背靠着墙,闷头吃面。
“那今天咱们出来闲逛, 等他回去了, 你会告诉他么?”
成碧摆了摆手, 小声道:“其实我有时候也会偷个懒。”
何平安:“我不信。”
成碧笑着道:“那我带你去我偷懒的地方看看。”
顾兰因来这浔阳城已有一年,成碧闲来无事, 用手中的余钱在城里买了一座小小的院子,这院子偏僻, 有正房三间,左右两间小小的厢房,因久无人打理,墙角杂草都有半人高了。
成碧掏出钥匙把院门打开,他身后的少女望着门上褪色的楹联,故意道:“我还以为你多忠心,没想到也有私心。”
“心长在自己身上,当然要为自己这具臭皮囊存一些私情。”
成碧把她喊进来,这屋里家具都是旧的,不过他时常偷懒过来,里头扫的干净。他平时一个人过来睡觉,一睡就睡个大半天,眼见今日时辰还早,顾兰因一时半会儿不会回别院,成碧就带着何平安把这屋里的厨房收拾了一番。
两个人用那半碗铜钱去附近的市集买了一篮子菜蔬,成碧说她今日既然是生辰,少不得要他来露一手。何平安坐在灶膛前给他的油锅添火,半天工夫过去,成碧被油点烫的一蹦一跳,手忙脚乱。
何平安吃着手里的玫瑰果馅蒸糕,只是看着,见他终于忙活好了,问了一句:“你今儿改了性,不在白泷那里讨她欢心,怎么献殷勤献到我跟前了?”
成碧一贯是笑嘻嘻的,闻言并不生气,他给何平安盛了一碗热米饭,坐下后不紧不慢道:“自己动手才有些滋味。”
“白泷那儿……”
成碧有些羞赧道:“她满心都是少爷,我哪配的上她。”
何平安朝他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聪明人才知道及时止损,你头脑灵光,其实不必妄自菲薄。”
成碧笑了笑。
何平安于是接着道:“说起来,咱们天生的一对。”
成碧抬眼看她,被勾出一丝好奇心,问道:“这怎么说?”
对面的少女眉眼弯弯,笑起来十分温柔,指着自己,又指了指他,道:
“你一个下人,我一个穷鬼,生下来就是矮人一截,怎么不是一对呢?”
成碧微微愣住。
何平安吃着碗里饭,自己倒酒,捏着杯沿,与他碰了一下,方才的笑像是昙花一现。
午后日光绚烂,晒在被褥上暖和极了,正房里,何平安酒足饭饱,睡在成碧的床上,对他竟一点都不设防。
那坐在桌上的少年看着她,觉得自己像是在伺候一个大爷。
她说话有时候真是扎人心窝子。
他盯着外面的天,等到日头偏西将至傍晚时,将何平安叫醒。两个人从别院后门偷偷溜进去,彼时顾兰因还没回来,成碧换了干净衣裳,出来放水,他有好几日没见白泷,偏偏提裤子时被她看见了,从廊下走过的侍女投来一记嫌弃的目光,成碧抓着头发,重重叹了口气。
入夜,山明从外盯梢归来,将璧月那汉子近来的举动仔仔细细告知顾兰因。
顾兰因白日才去平荆村见了璧月一次,她这些天跟陈俊卿厮混在一起,得了不少好处,就是肚子没反应。
“她那个老相好收拾好了家中细软,这些天在平荆村外不远的湖岸边泊舟,像是要跑路。”山明道,“可要提前绑了他?”
顾兰因摇了摇头:“陈俊卿把璧月看的跟眼珠子似的,轻易不会叫她跑掉。况且我今日提醒过他一回,想必会多留个心眼。他母亲十月就要回浔阳准备儿子的婚事,这还有一个月。璧月这婊.子要是还不见怀上……”
顾兰因笑了笑,似乎很是无奈,山明却听懂了他的意思。
“少爷放心,她还有个妹妹呢。”
“她这个当姐姐的要真能狠下心,我只怕是要动那一丝恻隐之心了。”
沐浴后衣着闲散的年轻人坐在官帽椅上,他捏着手里的一串念珠,微微仰着头,想起陈俊卿白日虚弱的模样。
昔日的翩翩公子,明日的红粉骷髅,都是活该。
何平安躲在陈家那几个月,依着陈俊卿的本性,他有什么做不出来的,那一日柳惠娘说的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旁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知他是如何下流龌龊。
顾兰因看着自己案上摊开的孤本,十分惋惜。
孤本之下,赵婉娘的小像被挡住了半张脸。
眉眼清隽的男人抬手将另半张脸也挡住,扭头问起何平安,山明哪知道她的事,扭头就想把成碧叫过来,快到门口了,身后的顾兰因叫住他。
“少爷?”
顾兰因沉默片刻,开口道:“算了。”
——
时间飞快,展眼到了一个月后。
陈太太朝圣回来,喜气洋洋,正要着手准备儿子的婚事,把柳惠娘风风光光娶进门,哪知道一到家差点就被气昏了。
原来顾兰因拿璧月的妹妹威胁她,见她是铁了心要跟老相好私奔,就先剁了她妹妹的一根手指送过去。在看到妹妹的断指后,璧月刚狠下的心便碎的稀烂。妹妹是她身上的软肋,生下来又聋又哑,爹娘嫌弃她们姐妹两个是累赘,七八岁便卖给了老鸨子。老鸨子嫌弃妹妹是个傻子,而璧月为了妹妹不被那些男人糟蹋,拼了命学那些取悦男人的本事,好不容易站稳脚跟,能护着妹妹了,偏又遇上了顾兰因。
他让她勾引陈俊卿,在他成婚之前怀上孩子,明摆着是要毁了他的亲事,顺带着毁了他的名誉。
璧月看着妹妹的断指,强忍着泪,心想若要在这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怀上,不下点猛药是决计不成的,于是将风月场里最烈的药喂给了陈俊卿,一连三天之后,他竟就不中用了,一病不起。
陈老爷常年不着家,年前正好去了外地做最后一桩大宗买卖,知道这事时还比陈太太要迟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