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天下 第1886节(1 / 2)

加入书签

大明文成皇王守仁,精通道、佛、儒三道,自创阳明心学,在文坛有极大威望声名,是难得的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的大儒,有“完人”之称。文路大成后,王守仁却转文入武,同样展现出超强军事能力,平孽藩,扫逋寇,镇叛皇(宁皇之乱),镇压一方,军功赫赫,是著名且罕见的因军功封爵的大文臣,从新建伯,到新建侯,直至如今的文成皇。

世称王守仁为“完人”,并非没有道理。是惊才绝艳且天赋异禀的天之骄子,文武双全,且在文臣武将之路,都走到了巅峰、终点,这还不算完美之人吗?

其凝聚的战阵战相,是罕见、特殊、神秘且绝美的心蝶战相,以“心”为宗,以“心”驭物。

简单直白点说,王守仁的手段是类似于念动力的心力,以“心力”改变物质,心有多大,力就多强,舞台就有多大!

在某种程度上,心力可是比念力、神识、精神力等,更为高深玄妙!

……

“好!什么十全大帝!阳明才是真正的十全完人,哈哈……”

心蝶战相蚋变之际,完全压着强敌打的明主朱元璋,尚有余力地连声赞道,声传沙场,最后化为回荡惨烈战场的大笑声!

完人王守仁的突破,是意外,是惊喜,却也是必然,毕竟他在文武之道,基本走到尽头,难有能超越者!

更重要的是,王守仁的晋级突破!

大明仙庭是五域天下的五尊之一的至尊强国,但是,大明四帝可谓开国名将,后续名臣名将等没有能匹敌者,这代表着大明仙庭似乎气数已尽,后续无人!

如今,王守仁的突破,终于打破了这“谣言”!

要知道,王守仁可是大明新星,可谓新一代俊杰,这不是大明仙庭气运正隆的最佳解释吗?否则也难出新的终极名将啊!

五域天下,天骄无数,俊杰如云。但是,终极名将就那么几个,五尊七帝十二超级强国就不说了,也只有百皇强国排名前二十的强国才有。

万古传闻,事实推测。其他古国、古族、中小国度等,不是没有天骄俊杰,而是相应势力,没有足够气运蕴养和滋生出一位终极名将。

“天命在明,本主敕令……文成皇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耿直忠义,功勋赫赫……封十全……阳明大帝,尊心祖……”

明主朱元璋并非离主武信,王守仁也不是地妖耶律休哥或银龙赵云、箭神黄忠等,两国情况也不一样!

时值惨烈血腥的超级战场,明主依旧迫不及待地牵引大明气运国力,当众敕封,宣告天下!

有那么点深怕别人不知道的意味在内!

当然,终极名将的诞生,特别还是新星的突破,确实也足以让明主,乃至大明仙庭,狂喜难耐!

最后一点,别看如今大明仙庭和大清仙庭同属于大争联盟,还刚刚正式结盟,立下盟约誓言。但是,两国却是千古世仇,连年战争不断。特别是乾隆大帝的晋级,更让大明仙庭,上至明主,下至黎民,是羡慕嫉妒恨加毁谤不已,因为乾隆大帝弘历是大清嫡系兼新星,还臭不要脸地自称“十全乾隆”。

明主及无数人,很期待,比起文武双极的王守仁,弘历还有脸自称十全乾隆吗?

本来明主朱元璋想敕令王守仁为十全大帝,不过,想想这封晧尊称太大,王守仁不一定受得了、扛得住。而且如今和大清确实是盟友,还是改为了阳明大帝,但也加封了心祖之名。

“轰……”

“吾主圣明!”

“阳明大帝!”

“心祖!心祖!”

……

明主敕令回音未落,大明联军气势澎湃,无数人兴奋高呼,声震天地。

那些失态高呼者,不只是中低层军卒、强者、散修等,也包括了将领、名将,乃至终极名将等。

此时此刻,大明联军士气大涨,战意狂飙,连战力也明显飙升一大截。这,也是明主迫不及待当众敕封的主要目的之一!

“不好!”

“戒备!”

“小心!”

和大明联军相反,大桓联军却是士气大跌,战意落寞,更有明显的恐慌、惊惧等情绪。

特别是终极战局,大桓联军本就不如大明联军,如今大明又多出一位终极名将,还是手段诡秘,比音波功更防不胜防,刚刚击杀大西国主的心祖王守仁。

这让大桓三帝和冥帝等终极名将,顿时危机感飙升,心跳如鼓!

终极名将是极难击杀,但本就处于劣势的大桓三帝和冥帝,被心祖王守仁袭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反而超出寻常的高!

看看大西主张献忠的下场,除非完全守住,使之无可乘之机。稍有错漏,直接全军覆灭,连伤势都没有的魂飞魄散的那种,救治都省了!

不只是大桓三帝,便是万象龙后、命运天后、青莲花后、七彩蝶皇、镇桓皇等大桓巨擘、高层等,也是脸色大变,心沉到底。

原为七帝之首的大桓仙庭,自从大桓故主飞升失败后,就国运国力大损,还好有黑马离主相助,方才堪堪稳住大桓局势,颇有东山再起,甚至晋级五尊的架势。

如今,大桓仙庭可经不起终极名将的陨落,大桓四帝,缺一不可……

“善待吾脉,可否?!”

大桓联军心乱恐慌,连联军将帅高层也惊慌不已之际,命运天后吕娥旭,精致端庄俏脸一正,看向崇师妾、花千黛、帝无双、萧蝶衣等大桓重臣平静问道。

“啊?!”

众人错愕诧异注目,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明白命运天后的意思。

“不可!!”

“不要!!!”

部分人反应极快,脸露难以置信,崇师妾和花千黛更是异口同声地齐齐喊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