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1 / 1)

加入书签

「快,快给皇帝陛下发电,我,我们不去珍珠港了......我们要围点打援,我们要去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

第439章 梭哈了,帮澳大利亚人民抗英去!

珍珠港。2月25日,天兄耶稣.基督1832岁寿辰。

当红日西垂,将要消失在西方天际线上的时候,瓦胡岛上的珍珠港已经是一派火热景象了,无数的卡车在仓库和码头之间奔波,大队的陆军士兵早就守候在码头上,每当卡车停下,就会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开上去帮着卸货。大包小包的补给、弹药、燃料、帐篷、被服、旗帜,还有各种各样能想到的和行军打仗还有安营扎寨有关的东西,都被从这些卡车上搬下来,然后分片分区堆放整齐。

码头上的起重机来回摆动,又将这些从卡车上卸下来的物资,一一吊上早就停靠在码头边上的登陆舰。还有一些造型古怪,看着有点像“棺材”的六轮装甲汽车也轰隆隆地开过来了。

这种装甲汽车被称为甲-11年式突击车,早在汽车开始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街头时,大明兵部的陆军装备局就给当时还处于初创阶段的各大,哦,应该是各小汽车公司下达了研发招标任务和经费,要求他们试制一种四驱六轮,全重不超过7.5吨,具有较强公路行驶能力以及一定的越野能力,并且易于操纵,同时具备一定的两栖能力的轮式装甲车辆。

这些个要求看上去好像不高,但对于当下还处于幼苗阶段的大明汽车工业来说,那真是一点都不容易。所以到了战争已经在事实上打响的太平十年,北京的赤兔汽车公司才拿出了一款勉强合乎陆军要求的六轮装甲车。

陆军装备部在拿到他们想要的轮式装甲车后,又对其进行了改型,一共改出了装备30毫米机关炮弹“突击炮车”,装备13毫米高平两用机关枪的“突击侦察车”,装备120毫米迫击炮的“突击臼炮车”,装备无线电台的“突击指挥车”,用来装运步兵的“突击兵车”,配备各种抢修设备和拖拽设备的“突击抢修车”,配备急救设备的“突击救命车”,配备工程设备的“突击工程车”等八个子系列,从而形成了一个六轮装甲车族。

和另一条时间线上的装甲车辆一样,这个甲-11车族也都是要小心伺候的“祖宗一族”......而装备大量“祖宗”的大明陆军的“装甲汽车兵团”当然就是“祖宗兵团”了,要把他们拉上去打仗,那真是比使用“自走式全智能步枪兵”复杂多了。所以那准备用于澳大利亚陆上作战的混成旅从接到出征的命令,到完成装船,起码得72个小时!

这还是在这些混成旅抵达夏威夷后就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情况下!

站在一艘由南岛级邮轮升级而来,装备了燃油锅炉、蒸汽轮机和大功率长波电台的南京级指挥舰的舰桥顶部,望着正在登船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诸葛为道和沐忠君这两个负责解放澳大利亚土著人民的大提督都激动的面色通红,从今天上午得知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已经通过所罗门群岛海域,开始向马绍尔群岛方向前进后,这两位就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因为他俩都知道......这是要梭哈了!

昨晚上英国人的大舰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域是吃了大亏的,根据郭小宝的报告,他昨晚上可是身先士卒,冒着敌人雨点般打过来的炮弹,率领包括孔明号“大轻巡”在内的5艘巡洋舰、驱逐舰对一倍于自己的英国舰队发起了英勇的决死冲锋,最终以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轻伤,阵亡10人,伤8人的轻微代价,取得了击沉英国装甲巡洋舰4艘、驱逐舰3艘的惊人战绩。

看到郭小宝打出的战绩,诸葛为道和太平洋舰队的新任参谋长诸葛扬阳都以为英国人要缩回莫尔兹比港了......所以昨晚上他们就给马旭晨的一航战下达了走爪哇海、班达海、阿拉弗海、托雷斯海峡进入巴布亚海,然后从巴布亚海上发起空袭,轰炸莫尔兹比港的命令。

可是到了今天上午,诸葛为道却再一次得到报告,说是英国大舰队并没有返航,而是义无反顾地冲过了所罗门海,开始向马绍尔群岛而去了。

这说明英国佬已经下了赌国运的决心!

而在诸葛为道、诸葛扬阳、沐忠君、郑国贤他们看来,英国人的行为虽然有点疯狂,但却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暴露位置了,如果不马上梭哈,回头大明西洋舰队主力就会和南洋舰队一部汇合,进入澳大利亚北面的海域,从东南面向莫尔兹比港进攻(就是诸葛为道让一航战走的路线),而大明太平洋舰队完成集结后,则会从北面、东北面压向澳大利亚......两面夹击之下,虽然英国的澳大利亚大舰队在总兵力上也不会吃太大亏,但是比水面舰艇的质量,比航空兵的数量和质量,比水下舰队的数量和质量,英国人都处于绝对下风。

与其坐等失败,不如趁着现在大明海军还没有完成集结,来个全力梭哈,寻求和大明海军太平洋舰队决一死战!

而诸葛为道虽然明知道自己的总兵力不如英国人,但还是不会放弃将他们一举击溃的机会!

道理很简单,击溃了英国皇家海军主力,登陆澳大利亚的作战就稳操胜券了!虽然英国在澳大利亚的陆上布署了重兵,但是澳大利亚并不是一个工业国,根本支撑不了一场工业化战争。只要切断了澳大利亚的海上运输通道,这片蛮荒大陆上的人民(土著)很快就能迎来解放的日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