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441节(2 / 2)

加入书签

所以说,如果要酬功,他必然首当其冲。

为了压下朱鉴,王只能同时将所有人压下,不然的话,无论如何都说不下去。

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受到了很多的非议和压力。

这也是他没有在早朝上拿出来奏疏的原因所在。

王早就得到了消息,六科还有翰林院的不少官员,都攒着劲儿,就等着他奏疏一上,便是狂风暴雨般的弹劾。

他才不会跟这帮人硬碰硬,所以,理所当然的就直接送到了天子的面前。

拱了拱手,王开口道:“陛下,臣身在其位,自然当谋其政,如首辅所说,朱鉴此人,并不适合出任内阁辅臣。”

“但是”

话音落下,朱祁钰脸上收敛笑意,声音平静的接了下去。

“除了内阁,已经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安置他了。”

王沉默着,没有说话。

的确,朱鉴的履历极其漂亮,瓦剌之战当中,抗击也先有功,但是为了稳定大同的局势,本就被压了一头,没有直接出任陕西巡抚。

随后,他奉旨孤身一人出使瓦剌,说服也先,带回袁彬,这又是一功。

要知道,当时正值沙窝之战结束,也先被断一臂,正是盛怒之时,此时前往瓦剌,其中凶险可想而知。

但是这份功劳,也没有得到朝廷的嘉赏。

相反的,他为了大局做出了牺牲,自愿转调鸿胪寺,只为了方便出任使团的正使,继续负责迎回太上皇的大事。

这种气节,在朝野上下,都是被盛赞的!

如今,太上皇安然归来,朱鉴身上又是一桩大功,如此种种加起来,若是仍旧压着他不肯提拔,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朱鉴如今的官职,是右都御史掌鸿胪寺事,如果要升迁,要么一步到位出任实职的七卿,要么就只能入内阁。

七卿是没啥指望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为了擢升他一个人,让一个七卿重臣给他让位。

所以,能安置他的,就只有内阁。

毕竟,他是身负大功归来,而且,两次出使,证明了自己的胆识和能力,也不可能把他塞到南京去。

而且,严格来说,即便是内阁,对于朱鉴来说,也是屈尊,只不过,现在的朝廷当中,六部七卿加上内阁首辅次辅,都已经有了人了,所以,朱鉴才只能去内阁当一个普通阁臣。

在这种情况下,王坚持不肯举荐他入阁,实际上是犯了众怒的。

所以

朱祁钰没有过多的犹豫,便提起朱笔,在王递上来的奏疏上写了几个字,然后递回到王的手里,道。

“吏部的这份封赏,过于简薄了,驳回重拟。”

“另外,九皋先生,你来拟诏,此次太上皇归朝,正使朱鉴,副使李实,罗绮,具有大功,加封朱鉴为太子太师,食双俸,加户部尚书衔,命为渊阁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

“礼部侍郎李实,加工部尚书衔,命为东阁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大理寺少卿罗绮,擢为大理寺卿,命掌大理寺事。”

“除此之外,吏部重新拟定一份封赏名单,该有的荫封勋赏赐,一律从厚。”

这话说的十分干脆,以至于王翺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王的神色倒是有些复杂,但是,到最后,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恭敬的拱手领命。

于是,王翺也不再多言,平心而论,天子的这番处置,自然是最好的。

如此一来,内阁和吏部,都不会受到责难,只不过,让朱鉴和李实两个人真的入阁,却是王翺没有想到的。

他们一旦进入内阁,那么,内阁的情势只怕又要变一变了。

两位老大人各怀着心思,匆匆退出了殿中,各自前去办事。

但是朱祁钰却坐在御案后,将刚刚王翺递上来的一份份奏疏仔细看过。

他心中总有一种感觉,这件事情,原没有现在看到的这么简单

第546章 糟心的俞阁老

一晃又是数日过去。

王的脾气倔,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违逆天子的旨意。

所以,在御前奏对之后,老大人回到吏部,很快就重新召开了部议,商量出了一份新的升赏章程。

这一次,天官大人出手大方的很,按照天子所说,一应的勋爵荫封赏赐,都按照顶格来设置。

据说当时,给过来列席的沈尚书和兵部俞侍郎心疼的嘴角直抽,尤其是沈尚书,差点没掀桌子。

不过到了最后,事情还是圆满解决。

至于原因,据说是旁听的成敬公公看不下去,出面调停,说是回去禀明天子,一应的金银财帛赏赐,都从内库中划拨。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