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2)
李令驰打躬作揖,后肩旧伤牵扯动作,显得他脸色不大好看,“臣为主分忧,考虑不周,只想着为江右同僚尽快腾出一片落脚地,不想竟也被有心人利用污蔑于臣。”
另一边,坐在谢公绰身后的谢远山突然开口呛声:“寒冬腊月,江左士族有大半都不知这年节该何去何从。分地不均既是事实,敢问李护军,污蔑二字又作何解?”
筵席至此,谢公绰始终一言不发,倒是谢大公子锋芒毕露。李令驰斜眼打量后排这位初生牛犊,长江后浪,不由朗声笑道——
“谢大公子所言十分在理,衣冠南渡,九姓入岭,所谓的分地不均,归根究底还在于江左山高地远没个中正官。”李令驰收回视线,与大殿之上的天子正对,“世人皆知我大梁选官,凭的乃是高祖钦定的九品中正之制。可惜眼下吏部尚书一职暂缺——”
“这不正好!”
突如其来的一声暴喝,只见温孤翎顶着满头满脑的狼藉,大袖一挥冲上前来,“今夜当着百官的面,咱们就用九品中正制,选他个新任吏部尚书!”
第052章 荫补
“大梁惯例, 吏部尚书当由天子钦点,且必须非世家中人,”谢远山嗤笑, “温孤尚书到底是想用九品中正制选中正官, 还是想借中正之名徇私?”
此前温孤翎远在洛都, 便对这位雷厉风行的谢大公子有所耳闻, 听罢他摆正衣冠,偏过眉眼去,“新年当有新气象,这怎就歪曲成了假公济私呢?我瞧谢大公子未有一官半职,张口便要定我堂堂度支尚书的罪,当真是家风骁勇!”
“主上——”
郑蕃听这话越来越不像样, 开口却被永圣帝打断,只见永圣帝指尖轻敲案几, 冷眼坐观阶下众生相——
“我听度支尚书的意思, 似乎并不容咱们这些江左的低阶官员置喙呢!”百里观南一袭白衣,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可你们既要选官, 既要中正, 便由不得你温孤翎来分什么南北!还有李侍郎, 你口口声声自称中书侍郎, 是否也该先退位让贤, 腾出中书令一职?”
今日这局面, 便是一清二楚了。
“区区中书令, 哪有评定天下官吏的吏部尚书来得重要?”李令仪突然被点了名,坦坦荡荡直起身来, 老谋深算的双眸既是在看谢远山,更是在看谢公绰,“你说得对,我自称中书侍郎,是因为我本就是中书侍郎,一应事务自然是我更为熟悉!怎么,谢大公子与百里大人一唱一和,莫不是因你从父乃前任中书令而心有窥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