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1 / 2)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万一裴云京是个比李令驰更狠的角色,那就是迎了个阎王回京?
百官陷入两难,当真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不过若是要打,派谁去还是个问题,”谢远山松了松脚跟,“江左鱼米之乡,不比北边一马平川,这里偏重水战,真派个陆战将帅领兵,又如何能与之抗衡?”
“说来介州归降的隗将军怎的突然要告老还乡,”谢远山这话意有所指,尉迟焘眼睛一转想到什么,“倒不知是被那裴云京打怕了,还是根本就是受人威胁,不得已而避世?”
“隗将军亲自递的奏章,我批的字,尉迟大人不如直接点我的名,”陆思卿啧啧,感慨于尉迟焘还没抢到肉,吃相就已经难看得不行,“可我怎的听闻,尉迟大人有个外侄一直想入伍,只是金尊玉贵惯了,又不屑从小兵做起——这事儿简单,若令侄真想报效大梁,您做从父的帮他一把又有何妨?”
“门户私计岂能左右大梁朝政!”尉迟焘被人当众戳穿,面上挂不住,“陆大人是要诛心,可你与谢氏就撇得清干系么?!”
“撇不清,”陆思卿风轻云淡,捏了捏系在腰上的荷包,冷不防抬眸去看尉迟焘,“我也不打算撇清,怎么尉迟大人还想将这连坐的罪名扣到我陆某的身上不成?”
何为干系?何为黑白?百官张口闭口名正言顺,孝悌忠信,可朝堂之上,孰黑孰白又哪里是能说得清的?
“说好了先不提这桩旧案,”这下廖闻歆脸上也再挂不住笑,沉声作色起来,“淳于大人与我都没提,也请诸位臣工先放一放往日恩怨,万事不决,等迎回温贤王之后再做定夺也不迟。”
“可若是温贤王回不来呢?”尉迟焘陡然转身,“难不成他谢氏的罪就永远定不了!?”
偌大的殿堂,此刻却无比逼仄,令人肉跳心惊难以喘息。百官变了颜色,这话他们从来只敢放在心里,不想尉迟焘倒是敢宣之于口。
如今大梁摇摇欲坠,将他们所有人绑在一起的不过是温贤王三个字,尉迟焘说出这话,几乎与自立为王没有分别——但凡他手上有兵,但凡朝中众臣手上有兵。
“那也还有我与廖大人,”淳于霑冷不防吼了一句,“你急什么,急着给你外侄腾地儿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