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不写。”江沅撒谎道,“日记里没这些东西,都是比较温馨的事。”其实是有的。
沈度盯着江沅看了半天,说:“那就记在你另一个本子上吧。”
听到这话江沅懵了:“啊?”
“你说的,‘沈度欺负我’日记。”
江沅:“…………”
对面沈度还老神在在地继续重复江沅刚才讲过的话:“有一大本。”
第46章 危机02
接下来的一周当中沈度有些常规工作。他去年的一部片子五一左右就要上映, 现在还有一个半月宣传却已铺天盖地,沈度必须配合片方参加一些采访节目。
江沅则是专心准备姜斯选的新片面谈。据说,姜导本来是想邀请他带出来的某位明星出演男一的, 可是禾风极力劝说他看了看《柜》,为江沅争取到了极宝贵的一个机会。而姜斯选同意“看看”的原因也十分简单, 就是《柜》在目前华语电影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十分罕见地售出了众多地区的版权, 这说明沈度江沅还是比较被欧洲人所接受的,而姜斯选作为大导需要“海外市场”证明自己。
偶尔,江沅准备面谈累了,会给沈度发发消息。他也没有什么说的,于是通常只打一句“沈度~”, 而后收到一个“沅沅”。如果沈度两三小时都没回复只言片语,他就再发一句:“沈度?”只有一次,江沅连续七八小时没有收到任何东西, 便呲着牙又发了个意为“别太累了”的“沈度!”
…………
见姜斯选是在周一。
这位大导新片名叫《没人愿意跟我玩儿》, 很诙谐,也很悲哀。它讲述了瘫痪的“我”那孤独的个人世界。
试镜过程非常正式。导演、执行导演、演员副导演、制片、监制、摄影、中美两国至少十个投资方的人全都在。除去江沅这个新人, 姜斯选的“嫡系”演员还有几个大牌明星也赶到了试镜现场——事实上,《没人愿意跟我玩儿》已进行过一轮初选, 今天这是最终试镜,江沅是被临时加进来的。大牌明星派头十足, 经纪人与助理等等一大群人围着他们。明星本人就是圆点,他撑出去一个圈儿, 于是,在电影片方专为试镜租下来的等候室内, 这样的圈有十来个, 像一朵朵蘑菇, 只有江沅与经纪人孤苦伶仃地在角落里。
江沅是最后一个走进大厅去面谈的。
江沅做了几句介绍,而后演员副导讲了讲电影梗概、角色设定还有导演和摄影师的详细要求。再之后,江沅便拿到了自己要试镜的电影剧本。
他一看就愣在原地了。
在这段中,主角“秋生”异常恐惧。他如同在深海水底,无比孤独,觉得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整个世界只有自己,没有太阳,没有雨雪,没有时间。
而这与他六年前被捆在那间黑漆漆的小屋子里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于是,“action”后,江沅逼迫自己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地方。
在他的表演之下,整个片场的气氛都变了,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那骇人的压抑与痛苦。
直到“cut”两三分钟后,江沅还是缓不过来。他努力地回忆柏林、回忆巴伐利亚,心才终于又敞亮起来。
江沅可以看得出来,刚才姜斯选这位大导绝对是被自己打动了的。
“好,”演员副导对江沅说,“你的试镜已经结束,你回去等最终消息吧。”
江沅鞠躬:“谢谢大家。”
…………
回来以后,江沅一直紧张地等《没人愿意跟我玩儿》,可每一回他接起的都是垃圾推销电话。他与“禾风”几次询问演员副导最新进展,演员副导却都只是说“还没出来”“还没出来”。
江沅知道大概没戏了。
可能,虽然他当时的表现不错,但还有人的表现更好。
这个圈子非常奇怪。没人会说“你没选上”,全都婆婆妈妈拖泥带水的,最常见的话术就是“最终结果还没出来”,含糊其辞不得要领,只等对方自己发现这个角色已经没了。比较傻的演员们会一直期待、一直等着,结果全是无用功,直到某天发现人家连宣传照都拍好了。
江沅心情比较沮丧,沈度只是温柔陪着。他告诉江沅,没什么是没用处的,他为“秋生”这个角色花的心血并未白费。
江沅只说自己知道。
他当然知道。
有才华的人有那么多,他必须要不断提高。那天参加《没人愿意跟我玩儿》试镜的竞争对手里就有几个人的演技是公认的好,他比不过也挺正常。
因为早就已经放弃,因此,当《没人愿意跟我玩儿》演员副导突然之间打电话给江沅时,江沅还有些愣愣怔怔的。
“恭喜啊,江沅。”对方说,“‘秋生’一角是你的了。”
“谢、谢谢。我会努力的。”
“嗯,”对方又道,“好好儿演,别辜负了姜导的心,你的位置是姜导拼尽全力争取来的。”
江沅有些不明所以:“……全力争取?”
“哈哈,”演员副导告诉江沅,“其实大家全都希望由王大来饰演‘秋生’,只有姜导一直坚持你才是最好的人选。最后大家僵持不下,有人提出投票表决。”
江沅问:“结果呢?”
“结果,”对方笑了一声儿,“21比3。”
“我……”
“你是那个‘3’。”
“……”江沅沉默了。
“支持你的只有姜导还有另外两个主创,我就不说是谁了。所以,由你饰演电影主角的提案是被全票反对的——几乎可说是全票反对。”
“然后发生什么事情了?”
“然后,”对方明显有些感怀,顿了顿,才又继续讲道,“然后,在3比21的情况下,姜导宣布他才是‘多数’!!!他说,在投票上,意愿更强的那些人才会成为最终赢家,而不是人数更多的那些人,而他们三个人的意愿加在一起绝对超过剩下21个人的意愿!他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最激进的改革派们总能得到他们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每次,大多数人出于懒惰都会反对进行改革,可充满热情的几个人总是能令对手投降。”
↑返回顶部↑